(1)王朝发展到崇祯一代,已积弊难除。
明朝前两任皇帝搞的动作太大了,把财政都搞空了。朱高炽和朱瞻基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,大规模撤军,朱祁镇继位后常受鞑靼欺辱,忍无可忍发动了四次北伐,结果土木堡之变,大明走向衰落。
张居正等人勉强往上提溜一下,但到了王朝后期,东林党人和阉党内斗剧烈,权斗已成常态,内部已腐朽不堪,财政又非常困难,崇祯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。
(2)崇祯本人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皇帝。虽然他勤勉政事,不贪图享乐,不让后宫干政,但他确实太多疑了。这种多疑,加剧了大明的覆亡。
而崇祯为啥多疑?也是命中注定。
崇祯的爷爷万历皇帝,娶了不能生育的王皇后,后来偶然机会宠幸了宫女王氏,生下长子朱常洛。但万历钟爱的白富美,所以,只勉为其难给王氏封妃,对朱常洛也是很冷淡。后来郑贵妃生下三皇子朱常洵,被晋升为皇贵妃,万历暗中立下拟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“密誓”,引发朝臣反对,这就是长达15年的“国本”之争。
崇祯的爹朱常洛常年不受父亲宠爱,处处谨小慎微,也有想靠多生子来博取父亲欢心的想法,果然生下好几个皇孙,但万历都懒得立皇太孙,崇祯更加不可能得到宠爱。
崇祯的生母刘氏,也常年被他爹朱常洛冷落,后来在崇祯五岁时候含恨去世。他被转了两手后,才被无子女的妃嫔抚养,养成爱读书但也独断专行的性格,但也就得了五年的正常母爱后,抚养他的妃嫔也在他12岁那年死了。
后来,崇祯爷爷万历去世, 他爹朱常洛继位,是为明光宗,但大兴土木,催征税粮。郑贵妃直到他有这毛病,进献各种丸药,继位仅一个月就挂了。
然后,崇祯的哥哥朱由校继位,是为明熹宗。明熹宗让一字不识的魏忠贤专权,阉党势力迅速壮大,魏忠贤一手遮天。
崇祯过着很受排挤的生活,生病时宁肯忍受病痛也不愿服用御医开的药,生怕有人借机下毒。
后来,明熹宗在泛舟游玩时意外落水病死,他的儿子们都夭折,只能让22岁的崇祯继位。
崇祯继位的时候,害怕自己被魏忠贤陷害,都不敢夜半入宫,不敢吃宫中的食物,为此还自带干粮,在战战兢兢中登上皇位。
崇祯也想力挽狂澜,咣当一阵搞改革,但总是毁在多疑(见上条微博)。
(3)自然灾害也来添堵。
崇祯一上位,小冰河期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就接踵而来。
先是连年大旱,接着是严重的蝗灾,后来又是瘟疫。李自成攻入北京都没遭受像样的抵抗,就是因为瘟疫严重,结果这场瘟疫也蔓延到了李自成的部队,自然也无法抵挡勇猛的清军。
结果,清军攻入北京后,瘟疫却突然消失,小冰河时期也逐渐平息。
你说这是不是天意?
![]()
![]()
赞(1)